除了上一篇的貢開金字塔之外,今次環球旅人帶大家去這座位於泰柬邊境,風景最壯觀,海拔最高的古廟。在整個景區都有柬軍在駐守,頓時心生敬畏的感覺,大家都不敢過於放肆,也不太敢高談闊論,我們還是乖乖的按指引及路線參觀。到訪之日,只見到幾位由泰國過境來看廟的人,也有幾位當地人之外,就只剩下我們 6 個人了!可能是因為處於邊境地帶,距離首都金邊,以及暹粒都有一段頗遠的路程,所以極少遊人到訪。但當你站在柏威夏山頂上往下看,一面是泰國,另一面則是柬埔寨。古廟蓋在懸崖邊,山麓壯闊,屋角翹起則是這廟的一大特色。從暹粒到柏威夏約 3.5 小時,雖然距離稍遠,但絕對值得到此一遊。
柏威夏寺位於泰國與柬埔寨邊境,為柬埔寨的吳哥王國第 4 位君主耶索華曼一世(Yasovarman 1)在西元 889 年登基後規劃興建的印度教寺廟,最後選擇在柏威夏的海拔 525 公尺高的扁擔山脈上,「喙尖」朝向柬埔寨,「喙根」朝向泰國。在柬埔寨一側是陡峭的山崖,難以攀爬,大家只能由泰國一側山腳到達山頂的神廟。
柏威夏寺為 5 層式的建築群,屬印度教寺廟,分布在長 800 公尺、寬 400 公尺的峭壁上,其建築風格與吳哥窟相似,每層都有山門和圍牆,山門的屋角翹起為一大特色,上面有精緻的花紋雕刻。它是一座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日久失修,部分建築已經倒塌,現在只剩一些完整部分。
記得,如果要到柏威夏,一定要記得帶護照,售票處需要看各遊客的護照,抄寫護照號碼。(因為怕是偷渡過境泰國呀!)
這邊的路都是石頭鋪成,每一塊石頭都是由其它地方運送過來,每塊石頭都可以看到有一個洞。那個洞的用途是搬運時,用竹子穿過去,方便人將石塊抬起。
這個是林迦 (Lingam),代表男性的生殖器,這邊道路的兩邊都是一排排的林迦 (生殖崇拜)。
柏威夏的北方是泰國,而南方是柬埔寨,而至高點就在南方的懸崖,這邊風景超級無敵棒,但請千萬小心,掉下去就直接上天國吧!
泰柬歷史爭議
1904 年 2 月,泰國當時的暹羅當局與統治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商定邊界協議,雙方同意沿馬誇山山脊劃定邊界。按照這個條約,柏威夏神廟應在泰國境內,但負責勘界的法國軍官在地圖上作弊,塗改分水線,讓柏威夏神廟被劃在法屬高棉一方。泰方為了主權獨立而急於簽約,也因為地圖知識匱乏,沒有發現地圖被動了手腳。泰方對地圖簽字認可,儘管他們在 1935 年就已經發現地圖有問題,卻懾於法國的強大,只表示了不滿,1937 的修約談判,泰方也未敢表示異議,仍繼續沿用舊地圖。
當法軍 1953 年底撤出柏威夏寺地區後,泰柬兩國都宣稱對該寺附近地區擁有主權,雙方第一次兵戎相見。1962 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柬埔寨只擁有柏威夏寺,而不是整座山。邊界線被劃在該入口通往神廟的第一百八十六級台階上,將神廟最方便的入口通道劃給泰國。這樣一來,儘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所有,但泰國卻掌握了進出神廟的主通道。
此後泰、柬兩國又達成協議,泰國讓出神廟附近十五米道路允許柬埔寨使用,十五米以外屬於泰國主權領土。自此,邊境安寧,兩國民眾可以一道禮佛祈禱。在泰國境內,神廟山腳下的小村落,成為兩國民眾雜居的土地,加上周圍的叢林,總計四點六平方公里。這片土地就是如今雙方爭議的焦點。
總結
真是一個很不錯的秘景體驗,這座應該是吳哥時期建築海拔最高的古廟,又是世界文化遺產。而山頂上微微的涼,山上風很大,怕冷的朋友需要帶一件薄風衣。而山涯之下一面是泰國,另一面是柬埔寨。柏威夏門票 10 美元。需帶護照前往,上山須在當地管理處支付額外交通費用:25 美金 (六人座汽車)。外面車輛不得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