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你曾夢見過《紅樓夢》嗎?那座大觀園裡,花落人散、詩香四起,如夢如幻。2025年8月15日至17日,這場屬於東方人記憶深處的夢境,將於澳門文化中心具象重生。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這部榮獲中國舞蹈界最高榮譽「荷花獎」的巔峰之作,繼巡演巴黎、新加坡、北京、上海後,首度登陸澳門,一連三日四場,將古典文學的情感脈絡化為令人屏息的舞蹈語彙。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舞台演出,而是一場「文學—舞蹈—美學—哲思」四重奏的跨時空對話。三百多年來,《紅樓夢》被不斷演繹、詮釋、翻拍,但從未像這一次,以舞劇的方式如此細膩且震撼地喚醒當代觀眾對中國文化的共鳴與思索。

傳統與當代的對話:荷花獎之光照進澳門舞台

自2021年於南京首演以來,舞劇《紅樓夢》創下358場爆滿演出的佳績,所到之處皆一票難求。2023年更一舉奪得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類最高榮譽,被譽為「經典IP當代表達的成功範例」。

評審團如此讚譽:「該劇以現代肢體語彙激活文學靈魂,讓中國古典氣韻與現代審美完美交融。」而本次澳門站作為大灣區的文化落點,不僅是巡演的一大里程碑,更是一場誠意滿滿的文化獻禮,邀觀眾親臨一場“此生必看”的藝術之旅。

十二章回體:舞出金陵夢與真情悲歡

這部舞劇最驚豔的地方在於其敘事結構——取材自原著的120回章節,重新濃縮為十二幕章回體的舞蹈篇章,每一幕皆如流動畫卷般道盡紅樓眾生。

從寶玉與黛玉初見的驚鴻,到太虛幻境的宿命啟示;從「葬花吟」的柔美傷懷,到「沖喜」場景裡紅白交錯的強烈戲劇張力;終章以“花葬”與“歸彼大荒”作結,透過當代表現主義舞蹈形式,演繹紅樓夢終成空的東方人生哲思。

導演以「情緒流」取代傳統敘事線,無需事先閱讀原著,也能身歷其境。哪怕不熟悉寶黛釵的愛恨糾葛,觀眾也會在燈光、肢體與音樂的共鳴中,感受到一場生命無常與命運悲欣交織的盛宴。

一場美學革命:從光影到衣袂的極致呈現

《紅樓夢》舞劇不只是文學與舞蹈的結合,更是中式美學的高峰之作。舞台設計師以16道數控懸垂紗幔構建「流動畫框」,再加上獨創的「金屏染黛」光影技術,讓整座劇院化為一座流動的金陵幻境。

視覺效果令人歎為觀止:冷冽藍光貫穿“省親”宮門,如權力與枷鎖的象徵;暖橘燈陣點亮“元宵夜”,滿目琉璃華燈;而終章12噸人造花瓣瞬間傾瀉成瀑,舞者在花雨中旋轉舞動,彷彿整個世界隨夢一同傾頹。

服裝設計同樣令人驚豔。靈感取自《雍正十二美人圖》與京劇雲肩,透過江南絲綢手工繡製,賦予角色獨特語言:黛玉的衣袂飄滿竹葉,象徵孤傲堅韌;寶釵則以牡丹象徵豐腴與大氣。紅白雙色的婚喪服裝,於「沖喜」一幕同台並存,令人瞬間潸然淚下。

肢體如筆,情感成詩:舞者與角色靈魂交融

主演舞者們並非單純表演角色,而是徹底「活成」紅樓人物。每位演員都需經歷三重訓練:「精讀原著」、「撰寫人物小傳」以及「明清禮儀課程」,將角色內化為血肉記憶。黛玉微微一絞衣袖、寶玉無意間一頓腳、金釵群舞時步履輕盈又凝重……這些肢體語彙都已深植於文學語境與角色靈魂之中。舞者不再是舞者,而成為曹雪芹筆下的情魂載體,令觀眾瞬間入戲、難以自拔。

限時入夢:四場演出,只為懂夢的人

澳門文化中心確認,此次舞劇將於8月15日至17日共演出四場:8月15日晚上8點為開幕首演;16日則有下午3點與晚上8點兩場;最後一場為17日晚上8點壓軸演出。據悉,該劇上海站3萬張門票曾於8分鐘內售罄,澳門站開票後亦反應熱烈,建議觀眾儘早透過官網預訂門票,以免錯過這場用舞蹈寫下的紅樓詩篇。當舞台燈暗,當花瓣散盡,觀眾或許終能懂得:經典從未老去,它只是等待一個懂得夢的人,來將它再次喚醒。


📌 演出資訊一覽
演出名稱: 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澳門站
日期與時間:
-2025年8月15日(週五)20:00
-2025年8月16日(週六)15:00 / 20:00
-2025年8月17日(週日)20:00
地點: 澳門文化中心 綜合劇院
票價:
人民幣:¥1,080 / ¥880 / ¥680 / ¥380
-澳門幣 / 港幣:MOP/HKD 1,218 / 988 / 768 / 428(已含服務費)
購票及詳情: 請瀏覽澳門文化中心網站或主辦單位社交平台
備註: 每場演員卡司將於演出前公布,所有門票不設退換


【編輯聲明】
環球旅人 製作,版權所有,不得抄襲。
WhatsApp群Threads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elegramLine TodayPodcast
© TraF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