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2《環遊世界夢‧我的旅遊地圖》

0
由BJM親自主理,澳門首個網上旅遊電台﹣《環球旅人部落 Travel Blogosphere》﹐籌備了兩年多﹐終於2012年2月1日正式開張大吉! 《環球旅人》(逢星期四更新) 旅遊嘆世界,全球你玩哂!我地係環球旅人部落,走出部落,打破疆界! EP02《環遊世界夢‧我的旅遊地圖》 http://www.myaudiocast.com/static/audioplayer/player.swf podcast from myaudiocast 主持:BJM 嘉賓:阿鋒 錄音/混音:金名 究竟有幾多人會有去旅行的衝動呢?是為了休閒?是為了增廣見聞?是為了避開擾人的工作? 今集跟大家說一下環遊世界之夢想,那我的環球旅又進行了多少? (iTune訂閱連結) http://itunes.apple.com/mo/podcast/huan-qiu-lu-ren-bu-luo/id507733836 版權由 Benjamin Leong 及『Kimihiro Concept Co.Ltd』所有。 本電台的Facebook Pages:  http://www.facebook.com/TravelBlogosphere

EP01 旅程之開始

0
由BJM親自主理,澳門首個網上旅遊電台﹣《環球旅人部落 Travel Blogosphere》﹐籌備了兩年多﹐終於2012年2月1日正式開張大吉! http://www.myaudiocast.com/static/audioplayer/player.swf podcast from myaudiocast 主持:BJM 嘉賓:阿鋒 錄音/混音:金名 環球旅人的第一集,終於出街啦! 第一集,由BJM帶給大家旅程的開始! (iTune訂閱連結) http://itunes.apple.com/mo/podcast/huan-qiu-lu-ren-bu-luo/id507733836 版權由 Benjamin Leong 及『Kimihiro Concept Co.Ltd』所有。 本電台的Facebook Pages:  http://www.facebook.com/TravelBlogosphere

『細說土耳其』Episode 4 – 伊茲尼克磁磚

0
『細說土耳其』,是土耳其之旅的聲音解說部分,主要分享一些於遊記及VIDEO不會出現的部分。本章主要是介紹土耳其國粹工藝---伊茲尼克磁磚,它為何成為了國粹,是否有著一個很輝煌的歷史呢?伊茲尼克藍又是什麼?藍色清真寺為何被名為"藍色"?與伊茲尼克藍有關?(此POCAST主要以廣東話為主,附以少量英文!如各位不諳廣東話,請看本章摘要!) http://media.imeem.com/m/MXpCuuc5Mg/aus=false/本節摘要:- 塞爾柱帝國時,於波斯人的協助下,開始製造土耳其磁磚。- 並於鄂圖曼帝國時開花結果。- 14世紀,離首都不遠的伊茲尼克,擁有高品質的白色陶土,使製陶業蓬勃發展。- 伊茲尼克磁磚深受中國陶磁的影響,14~15世紀流行以白磁為底。- 首都遷至伊斯坦堡,磁磚依然是皇宮、清真寺不可或缺的裝飾品。- 進入16世紀,伊茲尼克的製陶技術越來越精湛,更將波斯的陶匠引入。- 天才建築師錫南將伊茲尼克磁磚引至藝術境界。- 他在伊茲尼克藍上面添加所謂的亞美尼亞紅。- 配搭抽象的蔓藤、緞帶等花紋。- 鄂圖曼土耳其風格傳統花紋是鬱金香、伊茲尼克藍與亞美尼亞紅搭配出鮮艷的色彩。- 柏樹也是土耳其風格的圖紋。- 17世紀是伊茲尼克磁磚發展的顛峰時期。- 18世紀因高品質的白色陶土日漸枯竭,最後伊茲尼克地位被其他城市所取代。- 1720年,伊茲尼克的瓷磚工坊大都關門大吉。文 / 攝 /  聲 / Video:阿乃更多相片可到本Blog的相簿 --> 拜占庭藝術國度:土耳其(上、下)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授權條款授權.

『細說土耳其』Episode 3 – 賽馬場

0
『細說土耳其』,是土耳其之旅的聲音解說部分,主要分享一些於遊記及VIDEO不會出現的部分。本章主要是介紹賽馬場是一個怎樣的景點,它是一個怎樣的景點,是否蘊藏著一個輝煌的歷史呢?一個遺址又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古代美學?(此POCAST主要以廣東話為主,附以少量英文!如各位不諳廣東話,請看本章摘要!) http://media.imeem.com/m/HLjXl2N59a/aus=false/本節摘要:- 賽馬場,土耳其文為At Meydani (阿特‧梅達努)。- 是羅馬時代的遺址,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伊斯坦堡歷史城區(舊城區)部分。- 由羅馬皇帝塞佛留於198年建造,於203年舉行首次馬車賽馬。- 君士坦丁進一步擴建規模成為長400m、寬150m,可容鈉3-4萬觀眾的大競技場。- 主要的景點是"狄奧多西大帝的紀念碑",傳說它本來矗立在西元前的埃及,390年才搬至此。- 原碑身有60m,但因運送時不慎破損,只留了上半的20m。- 另一是"蛇碑",為紀念戰勝波斯大軍而建成,爾後才移至伊斯坦堡。- 這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時代紀念碑,高5m。- 最後的是"君士坦丁堡紀念碑",據傳是君士坦丁7世在940年打造,高32m的紀念碑。- 目前看到的碑身斑剝的石灰岩,碑身外側覆蓋著一層雕刻農民、漁民圖像的青銅。- 在第4次十字軍東征時,碑身的青銅被掠奪一空。文 / 攝 /  聲 / Video:阿乃更多相片可到本Blog的相簿 --> 拜占庭藝術國度:土耳其(上、下)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授權條款授權.

『細說土耳其』Episode 2 – 伊斯坦堡一點通

0
『細說土耳其』,是土耳其之旅的聲音解說部分,主要分享一些於遊記及VIDEO不會出現的部分。本章主要是介紹伊斯坦堡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從一個新角度去了解土耳其,為何君士坦丁堡會改名為伊斯坦堡呢?常常聽的什麼堡,什麼堡又是什麼意思呢?(此POCAST主要以廣東話為主,附以少量英文!如各位不諳廣東話,請看本章摘要!) http://media.imeem.com/m/zKowbrmXu4/aus=false/   (聲音演繹:阿乃)本節摘要:- 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曾是三個帝國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因羅馬帝國的分裂,成為了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首都,長達1000年。- "堡Bul" 的意思是富盛的地、重要的地。- 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 博斯普魯斯海峽及馬爾馬拉海,將伊斯坦堡分為歐陸區、亞陸區兩部分。- 主要的景點及世界文化遺產都是在歐陸區那邊的。- 伊斯坦堡(Istanbul),意即『永恆之都』之意思。- 歐洲小城的模式,依山而建。- 由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建設羅馬式風格的城市。- 伊斯坦堡人衣著較為時尚,接近歐洲的潮流。- 伊斯坦堡的交通工具有機場、鐵路、地鐵、公車、電車。- 也有渡輪來往歐陸及亞陸區。- 亦有的士,它的的士分為普通的士、共乘的士兩種。文 / 攝 /  聲 / Video:阿乃更多相片可到本Blog的相簿 --> 拜占庭藝術國度:土耳其(上、下)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授權條款授權.

『細說土耳其』Episode1 – 概念土耳其

0
『細說土耳其』,是土耳其之旅的聲音解說部分,主要分享一些於遊記及VIDEO不會出現的部分。本章主要是介紹土耳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以及為人所誤解的部分,從一個新角度去了解土耳其,(此POCAST主要以廣東話為主,附以少量英文!)(如各位不諳廣東話,請看本章摘要!) http://media.imeem.com/m/29PnRLFaA5/aus=false/(聲音演繹:阿乃)本節摘要:- 土耳其國土橫跨歐亞兩大洲,是一伊斯蘭教國家。- 97%的國土於亞洲大陸上,3%的國土位於歐洲大陸的巴爾幹半島上。- 介於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安托利亞半島上。- 首都是安卡拉(Ankara),人口400萬人。(為土耳其第二大城市)- 第一大城市是伊斯坦堡(Istanbul),人口1000萬。- 主要使用土耳其語,英語在旅遊區、旅店皆可作基本溝通。- 安托利亞最早的統治者是擅長鑄鐵的西台人,於公元前1800年建了它的王國。- 及後由波斯、希臘、羅馬帝國、塞爾柱土耳其帝國、鄂圖曼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相繼統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入了邪惡軸心陣型戰敗,幾近被瓜分。- 凱未爾將軍發動了保國戰,於1923年成功建立土耳其共和國至今。- 及後被封稱為『阿塔土耳克Ataturk』,即土耳其國父的意思。- 土耳其80%為土耳其人,主要是中亞遊牧民族遷至該地,與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巴爾幹人混血而成。- 另外20%是希臘人、阿拉伯人、庫爾德人及其他少數民族。- 國教是99%人信奉的伊斯蘭教。- 民族自尊心強,極厭惡他人輕蔑侮辱。- 里拉為國家貨幣。1里拉= 6.8港元。- 可使用美金及歐羅,但兌換較貴。可於土耳其機場先以美金兌換好里拉。- 注意議價的貨幣,以防詐騙。文 / 攝 /  聲 / Video:阿乃更多相片可到本Blog的相簿 --> 拜占庭藝術國度:土耳其(上、下)本 著作 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 Advertisement -
Macao
多云
26.3 ° C
27.6 °
25.9 °
53 %
7.7kmh
40 %
週五
29 °
週六
29 °
週日
29 °
週一
30 °
週二
29 °

社交網絡

12,642粉絲Like
1,224追隨者Follow
21,896追隨者Follow
2,763追隨者Follow
48追隨者Follow
3,926用戶訂閱

最人氣文章